普京确定要来“九三阅兵”,他正式动身前宏泰,解放军也已经先秘密北上,8月份将会有大动作。普京来“九三阅兵”到底有何细节?解放军北上又究竟所为何事?
不久前,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正式宣布,俄罗斯总统普京将访问北京,出席相关纪念活动,并参加 9 月 3 日的阅兵仪式。据悉,普京将于 8 月 31 日至 9 月 3 日对中国进行为期 4 天的访问,还将参加上合峰会、中俄双边会谈等活动。
中国军舰悄然现身
就在普京的专机准备起飞之际,我们的军舰却已经不动声色地抵达了俄罗斯在远东最重要的海军基地——海参崴。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军舰互访,要知道,这是中国海军近年来鲜少涉足的敏感海域,而这次,它带着明确的信号而来。
抵达海参崴,为的就是八月份即将举行的“海上联合-2025”大规模军事演习,这场演习,光是主题就足以震动全球:“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
这话里有话,矛头直指谁,大家心知肚明。近年来,某些国家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把航母舰队开到别人家门口,搞各种军事演习,拉帮结派,试图在亚太地区复制一套北约东扩的剧本。
中俄这次把演习地点选在海参崴,把主题定在应对威胁,等于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外界:这片海域不是谁家的后院,任何想在这里挑动事端、破坏稳定的企图,都会遇到强有力的回应。
美元霸权松动
海上这步棋,无疑是为普京的访问夯实了底气,而这股底气,在北京的四天宏泰,才真正开始翻涌成局。普京此行,最亮眼的莫过于“经济棋”,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铺天盖地的制裁,尤其是将俄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本想釜底抽薪,一举锁死俄罗斯。
结果俄罗斯没倒,反而被迫走上了“去美元化”的快车道,人民币在外汇交易中一跃成为主角,这次,双方定会在本币结算上深挖潜力,尤其在能源贸易和远东地区开发上,将会有更深入的合作。
更具深意的,是金砖国家内部能否打造出独立于美元之外的支付清算系统,如果真能做成,那无疑是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美国最害怕的,并非中俄结成军事同盟,而是我们与世界各国携手,另起炉灶,在经济上开辟一个平行的赛道,这才是真正能让其霸权体系感到切肤之痛的“组合拳”。
欧亚大陆朋友圈
经济上的深度捆绑,自然需要稳固的国际关系来保驾护航,普京此次访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可谓是点睛之笔。上合组织,从当初的区域论坛,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覆盖欧亚大陆核心地带,汇集巨大人口与地域体量的多边机制,随着白俄罗斯等国的加入,它的战略分量更是不言而喻。
峰会上,中俄作为核心成员,协调立场、凝聚共识是必然,反恐、地区安全、经济走廊,这些都是上合成员国关心的核心议题,当北约还陷在冷战思维里寻找对手时,上合这种不搞对抗、专注发展的模式,对诸多发展中国家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这盘棋,走的是团结多数,拓展国际空间的阳谋。
重申二战秩序
而普京访问行程中最耐人寻味的一步,则是他将与中方领导人一起,出席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个安排的象征意义极强,犹如一声石破天惊的号角。二战如何打赢?谁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战后的国际秩序如何建立?这些本是历史常识,可近年总有人想篡改历史,把侵略者打扮成受害者,把解放者描绘成威胁。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仪仗队亮相莫斯科红场,中俄领导人并肩。此次普京来北京参加我们的胜利纪念日,正是心照不宣的“相互站台”。双方将共同向世界重申:二战胜利果实不容窃取,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必须捍卫。
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现实的警示——中俄将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与霸权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这步棋,直接抢占了道义制高点,争夺着国际话语权。
军事互信为基石,经济松绑为筋骨,外交结伴为羽翼,再加上历史叙事上的共鸣,中俄关系已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它不是冷战时期的军事同盟,双方明确表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种“结伴不结盟”的模式,反而更具韧性和灵活性。
它没有同盟强制的捆绑,却有着基于共同利益与相近理念的深度协作。这种关系最核心的特点,是“背靠背”的战略支撑——在外部压力下,彼此互为犄角,形成牢固的战略后方与巨大缓冲。
普京此行,从海参崴的军舰到北京的会谈桌,再到胜利日的纪念活动,每一步都深思熟虑,共同构建了一道抵御外部围堵、重塑世界格局的立体防线。这盘大棋,着眼未来几十年的世界走向,我们都是棋局中的见证者。
结语
中俄虽未结成军事同盟,但近年军事合作不断深化,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海军联演、一次战略方向演习及多次联合巡航。此次“海上联合-2025”进一步强化了两国在西太的军事协同,未来合作仍有巨大潜力。
演习聚焦反潜与救援等实战科目,不仅锤炼了双方应对复杂水下态势的关键能力,更在美日韩水下力量持续增强的背景下,展示了中俄维护海上安全利益的决心与技术储备。
虽然潜艇部队后续是否参与巡航或公开露面仍留悬念,但联合演训本身已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军事领域日益紧密的一种表象。
宏泰
天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