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平稳,展现出较强的市场信心。回顾上半年,在全球市场波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交出了一份“韧性持续增强”的成绩单亿利金融,其中,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分别上涨1.82%、2.45%。
上半年,美元指数同期累计下跌10.79%,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调升298个基点。市场分析普遍认为,美元指数走弱是重要外部因素,国内经济恢复向好、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央行灵活稳汇率操作等,共同构成了人民币汇率韧性增强的坚实支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市场对美元信心不足,加之国内强化逆周期调节,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有力支撑。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人民币外部被动贬值压力缓和,在岸、离岸即期汇率及中间价之间的价差明显收敛,有望实现“三价合一”。
展望下半年,多位专家表示,在多重利好因素支撑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温和升值。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在谈及人民币汇率时称,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相较一季度例会,表述边际宽松。
从外部环境看,王青表示,美元指数还会承受一定压力,这意味着因美元升值给人民币带来的被动贬值压力可控。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称,在美元偏弱的环境中,人民币汇率将保持温和的升值幅度。
从内部因素看,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将是稳汇率的最大确定性因素。在王青看来,下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望加力,从而对冲外部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认为,综合来看,在经济基本面温和复苏的情况下,下半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部分时间或将保持在7.1至7.3区间内双向波动。尽管美元指数可能继续走弱但下行趋势已明显放缓,人民币汇率升破7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尽管中美贸易摩擦仍会给汇率带来阶段性扰动,但也基本不可能突破7.35左右的政策底线。
中信证券预计,美国对华存量关税对于出口的压力仍不可忽视,但对于汇率而言更为关键的在于国内消费等政策的对冲力度以及中美关税缓和期过后的中美经贸磋商进度。在央行灵活的稳汇率政策操作下,预计人民币汇率短期或延续低波状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亿利金融
天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